11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秀钟书院13名师生走进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开展学期中实践交流活动。中心领导、检测部、科技开发部各专业室负责人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交流。
活动开始,师生们先后参观了中心水质检测与水处理等各类专业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水质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核心技术,从常规指标监测到污染物分析,全方位展示了中心水质检测与污染控制等方面技术能力与学术成果。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提问,近距离感受供排水监测工作的严谨性与科技含量。
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学业发展主管袁登博首先介绍了秀钟书院的基本情况,该书院成立于2023年,是清华大学“学院”到“书院”改革的第九个书院,集合了生态环境、土木建筑、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体现了综合培养的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中心贾瑞宝主任全面介绍了中心的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强调中心在保障城乡供排水安全、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随后,中心检测部、科技开发部先后从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技术创新成果、济南保泉补水、水资源调度等方面分享实践经验与科研进展。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们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困惑积极提问,双方就水处理技术、水生态保护、再生水开发利用、新污染物检测控制等行业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实践交流活动,学生们直观了解了供排水行业的实际运作与技术应用,为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搭建了有效平台。后续,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持续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社会,为城乡水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