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952K/2024-0013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6-07成文日期:2024-06-07
标题
关于进一步优化济南市老城区内涝解决方式的建议提案者
赵记辉政协提案领域
城乡建设承办单位
市城乡水务局答复时间
2024-06-07答复内容
尊敬的赵记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济南市老城区内涝解决方式的建议”已收悉,现针对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局与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内涝治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内涝治理,有效应对城市内涝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快推进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与河道综合治理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加快补齐城市建成区排水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2023年2月9日,集中开工了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PPP项目,在中心城区开展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内涝治理。项目按照“消溢流、改混接、治渗水、补空白”的原则,对市政合流管网及混接点进行改造,新建、改建市政道路排水管线340公里,对1920个合流混接建筑片区进行改造,新建排水管线1101公里,对3663公里市政道路排水管线进行清淤检测及功能修复;按照“上拦、中疏、下泄”的原则,对21座山体实施山体雨水拦蓄导排,对34条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有序开展河道防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断面不足、防洪能力不达标的河道进行拓挖改造,在满足河道行洪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的总体目标,结合片区开发改造及河道本底条件,加强河道截水控流、水源保障、岸线修复、生态治理、景观提升、滨水空间打造。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开工施工点位2523处、完工1327处,完成1292个建筑小区、57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工程,新建雨污管道1139.86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98.64公里;开工建设北太平河、东洛河等22条河道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6.32亿元。
二、组织实施中心城区山体拦蓄截洪工程
2021年5月,济南市完成《济南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系统解决济南市中心城区积水内涝问题,其中明确将“山洪上拦”作为缓解城市道路行洪、积水内涝的有效措施。2022年9月,完成中心城区山体拦蓄项目立项批复,对市内万灵山、石房峪山、马鞍山等21座山体进行改造,通过新建山谷拦蓄、渗透塘、渗透沟、蓄水池、截洪沟拦蓄等设施,从源头控制雨水径流量,促进雨水下渗;对裸露破坏山体进行绿化补植修复,涵养水源、修复山体、防止水土流失、拦截山体洪水,从源头削减洪峰流量,减少马路行洪,消除积水内涝。截至目前,项目已开工万灵山、石房峪山、卧虎山、燕子山、四里山、六里山、七里山等山体拦蓄建设,新建雨水导排管线12公里、雨水截洪沟3.56公里,整理绿化用地16.88万平方米,绿化种植4.3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底项目建成后,可极大缓解市内山体周边道路马路行洪问题,切实提升城市整体防洪除涝能力,确保城市内涝治理目标实现。
三、扎实开展市政道路积水点整治工作
为有效缓解主城区道路积水问题,2023年8月,我局以市城市排水设施提升改造和内涝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组织印发《济南市主城区道路积水点改造工作推进实施方案》,系统梳理主城区易涝积水点,同步实施积水点改造工程。改造按照精准分析、严格论证、系统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从排水系统最源头的小区院落雨污分流着手,梳理改造排水系统所有错混接点(段),拆除雨污合流截流墙(井),打通河道重点行洪瓶颈。同时,通过系统、精准、强力推进积水点改造工程,加快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工程进度。截至目前,主城区34处道路积水点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具备排水除涝条件。在此基础上,在积水点周边布设31处数字感知设备,掌握实时数据,增强积水点风险防控及治理监测水平。
四、加快建立济南市智慧排水数字感知系统
我局于2023年启动实施济南市中心城区智慧排水系统项目,2023年12月20日获市大数据局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排水基础数据建设、排水模型建设、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智慧排水应用系统建设、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和智慧水务平台信创改造等内容,通过搭建排水防涝模型和污水厂间调度模型,为城市排水系统提供风险在线预警和调度辅助决策的功能,辅助实现智慧排水系统的““可知”、“可识”、“可预”、“可调”、“可视”目标。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实景及排水管线精细三维模型制作,初步构建管网、积水点、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分析模型,完成重点区域物联感知设备的安装328套,排水综合管理系统已具备使用功能,可对汛期积水问题开展动态监测。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组织开展中心城区污水截流设施排查整治工作。系统梳理全市雨污管网和排水系统情况,结合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内涝治理PPP项目实施,对中心城区范围内雨水沟(渠)污水截流设施和重点区域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采取工程措施与管理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消除污水溢流,治理客水(指地下水、地表水等,下同)渗入,精准补齐截污短板,高标准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切实我市管道排水能力。
二是持续推动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网和城市内涝治理工程。计划到2024年中心城区6个区县(含高新区)城市雨污合流管网全部清零;到2025年完成中心城区城市内涝治理,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基本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三是加快建设智慧排水数字感知系统。将城市排水模型与实时在线数据耦合,实现智能预警和科学调度。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基本建立管网排洪能力、河道行洪能力、城市积水风险分析模型,实现城市内涝在线预警等功能;2025年完成系统建设,实现我市排水系统感知物联化、设施数字化、数据可视化、运维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调度智能化、决策智慧化,助力济南市排水管理模式升级。
感谢您们对我市排水防涝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共同为济南市建设贡献力量。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