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日前市河长办专门下发通知,提出加强河湖管护具体要求。清明节假日期间,为维护河湖良好环境,特别是针对外出踏青到河湖边游玩的市民增多带来的生活垃圾增多等情况,济南市各级河湖管护者积极开展巡河湖活动,深入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历下区坚持工作不断档,坚守岗位不松懈,全力以赴投入到河道巡查管护的各项工作中。首先,严格按照清明假期值班表进行值班,保证工作无断档,事事有人管;其次关键部位、重点河道安排责任心强的管理及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巡查,保证干净、清澈、流畅的水环境;三是安排消防安全巡查员,对大辛河、孟家水库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地方不间断巡查,以防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清明假期期间,共出动余360余人次,保证每天保洁人员110人,管理人员6人,安全巡查人员4人,清运垃圾约10吨,保证辖区内135万平方米的河湖整洁、安全,营造良好、舒适的水环境。
市中区针对清明假期出行高峰,提前研判,积极应对,管护队伍25人全部在岗在位,并协调街道组织志愿者185名,延时巡查、加密频次,对丢弃垃圾、杂物等污染河道环境行为及时制止、清理;配备垃圾袋1万只,面向游客免费发放;安装扩音器10台,循环播放,提醒游客自觉带走垃圾、有序停车、爱护树木等。截至4月5日,累计清理垃圾8立方米。
槐荫区赴玉符河、腊山河检查指导防灭火、河湖管护工作,落实防溺水安全责任,查看宣传条幅悬挂情况,以及灭火器、救生圈等设备是否到位并能使用。
天桥区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清明期间河道巡查的通知》,各级河长和河管员严格落实,加大节日期间的河道日常巡查和力度,重点对水域环境、水体水质、入河排口排放、河道周边环境卫生及焚烧隐患进行巡查清理,同时宣传引导周边群众文明祭扫,确保防患于未“燃”。同时,加大保洁频次,对河道进行全覆盖精细化保洁,不留卫生死角,高标准保证河道及周边环境整洁有序。截至目前,共出动保洁人员100余人次,保洁车辆20余台次,共清理各类垃圾50余立方。
历城区清明节期间,为确保河流的安全清洁,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区河长办和街道严格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对辖区内河流的巡查与监管工作,并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专业巡查队伍,深入一线,实地走访,对辖区内河流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的巡查,检查河岸护栏、警示标识等设施是否完好,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保证河道安全畅通,确保河道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重点关注河岸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滑坡、坍塌等风险。检查河道是否存在淤积、堵塞等问题,实现对河流的全面覆盖。3.积极开展河流清洁行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对河流两岸的垃圾进行清理,并设置临时垃圾投放点,引导市民文明祭祀,杜绝乱扔垃圾污染河道环境。此外,加大了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市民普及河流保护知识,提醒人民群众在清明节期间注意防火、防溺水等安全事项。同时,设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5.保证在建工程施工安全。历城水务局分管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人,对河道在建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查,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安全防护,保证施工安全,尤其是用电安全,要求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
长清区清明假期期间,组织各街道扎实做好河湖管护等工作,加强对河道日常巡查和常态化管理,河管员按照“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障碍物、水岸无垃圾”的工作标准对辖区河道重点巡查,在巡河过程中,河管员积极向周边群众做好宣传,倡导周边群众自觉爱护好河湖环境卫生,不要在河道内进行垂钓、戏水,注意人身安全。同时加大保洁频次,对河道进行全覆盖精细化保洁,全面清理各类河道垃圾、枯枝杂草等水面漂浮物。
章丘区河长办联合其他部门到绣源河风景区开展爱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捡拾河岸垃圾,清理枯燥杂物,同时向周边居民以及游客宣传河道保护条例,进一步提升群众爱护河湖意识。
济阳区切实抓好节假日期间河湖水域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加强“清明节”期间巡查,强化河湖长履职,认真开展河湖保洁工作,广泛发动群众推广应用“巡河记”公众护水平台,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在河湖边形成一幅幅爱河护河“不打烊”的风景线。
莱芜区清明期间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职责,压实巡河工作任务,及时提醒河湖长进行巡河,确保清明假期巡河护河不间断。清明假期全区各级河湖长及河管员共计巡河578次,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河湖管理范围内的垃圾及河面漂浮物安排专人进行清理和打捞,确保河湖及两岸环境卫生清洁,切实维护河湖形象面貌和河湖生态功能,为辖区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和谐的宜居宜业和美环境
钢城区以河湖物业化管理为抓手,依托日常巡查与河湖长巡河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问题台账,河湖管护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推动河湖管理专业化运行。大汶河37公里河道已实现闭环管理,由水务局和城管局成立大汶河城市管理办公室,共派人员、联合办公,在沿线布设三个常驻巡查点并引入属地城管中队联合入驻,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即知即改机制、反馈销号机制,全面提升河湖管理水平。二是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水平。自大汶河公园交由昌源水务管理后,大汶河的管理维护工作已由之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对市民热线反映的问题和工作人员日常巡查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整改,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多样化开展宣传活动。区河长办积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志愿者,在大汶河沿线组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平阴县为全面提升县域河湖环境,以河长制为抓手,坚持水域与岸线同治,水安全与水生态共治,治理与保护同行,通过实施一河口一湿地工程,采用河道走廊人工湿地工艺,进一步对河道上游来水进行强化处理,不断提升入黄水质。为尽早发挥工程效益,清明节假日期间,各参建人员坚守岗位一线,加快河道微地形整治及绿化种植,不断扮靓河湖环境。河管员更是加密巡查频次,及时清理水域岸线垃圾,保持河道干净整洁,切实做到过节不“脱节”,放假不“放松”。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人”的坚守,县域水生态不断提升改善,为广大市民营造了整洁有序的假日氛围。
商河县对堤防、涵闸等水利工程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加强领导,强化协调配合。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2个安全检查小组,对骨干河道、堤防、涵闸等水利工程运行情况、维修养护落实情况、害堤动物等进行细致全面的排查,确保检查全覆盖,不留盲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分析,建立问题清单,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充分发挥河湖长、巡河员作用,建立健全巡河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履行监管、保护、协调等职责,严格落实好河湖长制工作职责,做好每次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同时在存在隐患区域做好警示标志,对巡查中发现的垂钓及河岸边嬉戏群众第一时间进行劝阻。
高新区多措并举,确保河湖工作不“打烊”,河管队员们始终活跃在护河一线,发现河湖“四乱”问题,立即清理制止,落实好整改工作。同时,维护好沿河警示牌,及时劝离钓鱼人员,防患于未然。
南部山区组织各街道开展河湖管护等工作,展现了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河管员对辖区河道进行了重点巡查,着重清理沿河垃圾及漂浮物,有效减少了河道污染源,提升了水环境质量。
起步区有条不紊开展河道水域巡查保洁工作,随着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案持续优化,河道养护效果持续向好。在深入的前期摸排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数据链条,并遵循“定点、定人、定时”的原则,合理部署巡查保洁人员与机械设备开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