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952K/2023-00026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3-01-09 发布日期: 2023-01-09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
  • 标题: 2022年全市城乡水务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2022年全市城乡水务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济南市城乡水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22年,全市水务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四水四定”,“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统治水,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市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水务系统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依法治水能力稳步提升。加快推进《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修订,起草了《济南市黄河流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规定》,完成《济南市大汶河管理条例》《济南市城镇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立法调研报告,水务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印发《济南市现代水网规划(2021—2035)》,确定了“三轴四源连多点、五横十纵纳百川”的市级水网总体布局,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水源互联互通、排水通畅达标、河湖水清岸绿、泉水持续喷涌”的济南特色现代水网。印发《济南市“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济南市“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等专项规划,水务规划体系更加完备。

(二)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加快太平水库、马头山水库前期工作,建成白云水库,基本完成卧虎山—锦绣川水库连通工程、杨家横水库增容工程,完成东部水源四库连通工程、玉清湖水库—鹊华水厂调水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推进大桥、西关、临空水厂建设,加快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新建、改造公共供水管线100公里。持续推进城区自备井封停攻坚三年行动,2021年以来,累计封闭自备井186眼,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600万立方米。积极推进市民泉水直饮工程,编制发布省级标准《济南市市民泉水直饮工程技术规范》《济南市泉水直饮管理服务规范》,新建市民泉水直饮工程30处。完成521个村农村供水安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三)水资源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落实取用水过程监管,从严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连续两年实现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考核指标零扣分,在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省级组织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中未扣分,全省排名第1。开展城区水资源精准配置研究,编制《济南市城区水资源精准配置实施方案》,实现水资源准确调配、高效利用和经济合理补源。开发济南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平台,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高效保护提供信息支撑,实现财政、税务、水务三部门取用水信息共享。建设强化节水管理,加快推进节水典范城市建设,编制完成2022年济南市再生水利用工作方案,成功申报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连续20年保持国家节水城市称号。严格落实取用水过程监管,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结合“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要求,对各区县、单位开展节水监督检查,督促整改提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节水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爱水、惜水的良好氛围。

(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建成长平滩区护城堤工程,完成4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15项水毁工程修复和5条河道治理工程。编制黄河防汛预案,修订《济南市防汛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充实市防指成员和各级防汛行政责任人。立足断网、断电、断路的极端情况,新建6处无线对讲基站,配备103台套对讲系统,购置20部卫星电话,确保指挥通畅。全面开展防汛检查,完成215项防汛隐患和120处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改。邀请水利部专家在“泉城大讲堂”开展防汛专题辅导,邀请国家、省防汛专家,采取网上远程授课等方式,对各区县防汛行政责任人开展培训。制定郑州“7·20”暴雨移植黄河“小花间”和我市中心城区应对方案,开展防汛桌面推演、实战演练。汛期,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处置,重要时段提级处置汛情险情,召开8次防汛会商会议,发布山洪灾害预警短信115.55万条,提前转移可能受灾害威胁群众7086人,下达水库、拦河闸坝调度指令85次,调泄洪水4亿立方米,成功应对“7·12”等强降雨过程,在全力保障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拦蓄洪水资源,实现防汛安全和抗旱蓄水双保证。

(五)水环境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启动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和内涝治理工作,年底前完成奥体中路片区、小清河历山北路片区等第一批5个财政投资项目;采取“专项债券+PPP”模式推进大明湖排水分区等3个PPP项目,已经完成财政部入库等手续,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持续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全面见效”,印发第8号总河长令,推广河湖物业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建成6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成“巡河记”公众护水平台,设置有奖举报、线索反馈、河湖文苑、河湖头条、区县动态等8个主要功能版块,打造“拓宽渠道、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化河湖管理新局面。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模式和技术,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总数达到3134个,农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实施长清区万德街道徐庄小流域、章丘区双山街道青云岭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强水土流失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坚持依法保泉、精准保泉、科学保泉,趵突泉等重点泉群实现19年持续喷涌,泉水保护开发成效和做法被新华社《高管信息》报道。完成10处名泉景观提升工程。

(六)水务工程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组织开展“强督导、保安全、进一线、争一流”活动,印发《济南市水务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图集》,对重点水务工程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实现安全生产检查常态化,项目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取得显著成效,2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称号,4项工程获得省“泰山杯”称号,2项工程获得“山东省优质结构工程”称号。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行动“三统一”,抓实抓细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五大任务,全市水利工程平稳运行。加快推进数字水务建设,开展数字水务专题研讨,编制《济南市数字水务建设方案》,着力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智慧水务体系。

二、压实责任、夯实基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学习计划,组织集体学习11次,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最新指示、最新要求。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党的二十大,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全面、准确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参加市直机关云端党代会宣讲辅导6次,举办省党代会精神宣讲报告会1次。

(二)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党组书记、局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局党组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印发年度党建要点,制定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三张清单”,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半年分析会和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分析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上一线、察实情、练本领、促发展”群众工作教育实践活动,做实农村双联共建和社区“双报到”,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组织开展“三亮三比”,举办全市水务系统党务干部技能比武活动,开发网络版党务答题测试平台,选拔2人参加省水利厅比赛并荣获二等奖。制定《开展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方案》,实施省市县三级党支部结对共建全覆盖,建立省市县三级学习教育聚合体、党建业务融合体、一线服务共同体、重点工作联合体,构建“12364”模范机关建设模式,基层党组织和各区县水务局主动对接省厅相关处室,开展党建活动23次。

(四)抓实意识形态建设和保密管理。印发2022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形势分析,组织水务系统基层意识形态专题培训。开展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分析研判和退役军人思想情况分析,征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获评水利部优秀案例1个。强化舆情管控,加强网站、公众号管理,维护水务领域良好舆论环境。深入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完成《2018-2022年度政治监督活页》收集、整理。严格履行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组织签订领导干部保密工作告知书和承诺书;购买专业检测设备,开展保密管理自查,全年未发生泄密行为。

2022年,全市水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党的二十大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照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23年是决胜“十四五”的关键之年,我局将全面、深入、准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统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济南现代水网这条主线,持续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夯实水安全保障基础,提高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为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实的水务支撑和保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