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平是济南市槐荫区丁字山社区的居民,他常年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连续两年获得了济南市“最美民间河长”荣誉,“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最美济南人”、“济南市道德模范”、“济南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大大小小的荣誉称号更是获得了 30 多项。
退休不褪色 热心生态环保爱挑刺
小清河的水清澈了,兴济河周边的违建拆了,南部山区卧虎山水库、华山湖、济西湿地公园的生态涵养功能日益显现,济南的老百姓更喜欢去河湖周边遛弯锻炼了。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政府和热心市民的积极努力。
济南市民韩建平,今年62岁,是市里聘请的民间河长监督员。他亲眼目睹了济南河长制实行四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可以说是每年都有新变化,啃过硬骨头,遇到真难题。
韩建平退休后十多年来,他一直喜欢“管闲事”,热心公益事业。废弃铁路遗留的涵洞阻碍交通、部分道路没有公交出行不便、过街天桥破损等等,对于这些事儿,他都会在发现后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很多民生问题也因此得到了解决。
韩建平既是河流保护的宣传员,还是河流环境的巡查员,他见证了近年来济南河道治理带来的大变化。“我想为市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平时就喜欢在城市中四处走动,已经骑坏了5辆电动车。践行公益的习惯还会一直坚持下去”。在韩建平家中,珍藏着1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的内容不是和家人出游,而是拍摄的济南城市建设中暴露的问题。“济南的事就是我的家事”。韩建平说,他看到城市中的问题不仅会随手拍下来,还会通过12345市民热线等各种途径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一直追踪到底,直到能拍到令人满意的“对比照”为止。
如今,通过韩建平反映而解决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已达上百余件。韩建平说,他不怕取证困难,最怕政府不管。在“随手拍”过程中,韩建平也遇到过政府部门互相推诿的现象。“一个河道乱排放污水问题,市政部门让找街道办,街道办让找市政部门,有时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找七八个部门协调”。对于不少问题,韩建平都留有一张记录纸,上面记着他曾经联系过的部门和负责人电话,有的竟有200个之多。“我是个有耐心、有韧劲的人,有问题就要追踪到底,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就放弃了”,韩建平说。
较真不教条 热衷河湖管护爱建言
“我们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城市文明出一份力”。文明是城市之魂,市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就是城市文明的提升。城市环境优美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追求更健康、更文明、更快乐的生活。为了城市盛开的鲜花、整洁的道路、顺畅的交通,韩建平果敢谏言,倡议市民自觉改善周边环境。在他的熏陶下,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机动车和行人互不相让等不文明现象也在逐渐消失。“为民、靠民、不扰民”,济南人正在建设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市民自觉行动是最为持久的动力,文明正在从一个个细节“渗透”进市民们的生活中。
在韩建平的眼里,济南河湖管理面貌也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各级河长起到了关键示范带头作用,成效步步展现,市民爱亲水了、爱水了,水生态好了。尤其是今年以来,济南开展的划线定界、清违整治、秀美河湖、精细管护、共管共享五大行动,清违整治的力度空前,取得的效果明显,有他提出的30多条合理化建议。鼓励各区县干部创业担当,践民生、顺民意、得民心,为建设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宜游秀美河湖贡献一份力量。
护长不护短 热忱水务发展爱宣传
一座城市发生了哪些细微改变,市民最清楚。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不仅要求城市硬件功能的完备,更应注重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在获得全省最美河管员之际,韩建平心中早就谋划好了2021年巡河计划,巡河含盖济南市15区县河湖,并计划写好巡河日志,做山东济南的巡河公益品牌。他说,只有文明的城市,水生态良好的城市,才能承载起百姓更多的幸福,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和成果。“政府的工作作风越来越好了”。如今,省城济南推出了众多举措,这让韩建平倍感欣慰。就在前几天他刚刚向槐荫区反映了一起向兴济河排放污物的事件,很快排污管道就得到了清理和封堵。“小问题反映城市大风貌,文明城市创建是个长久工作,也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责任”。韩建平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政府继续建设畅通反映的渠道,健全处理问题的机制,让城市小问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解决,做好监督和义务宣传工作,让更多市民热爱河湖、关心河湖、支持河湖,呼吁大家一起爱水、亲水、节水,保护生态环境。
生在泉城,爱在泉城,韩建平希望自己以后能为济南的河湖美化、绿化、亮化做更多的事,做济南河湖的“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示范员”,当好美丽河湖的一方卫士。